0512-69163907

UPCOMING EVENTS

活动公告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From:IN姑苏微信公众号 Release Date:2021/4/14 20:18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千年平江南词找,

水萦河桥清音到,

书场棋布氛围好,

传承创新各有道。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我们苏州有三绝:园林、刺绣和评弹。这三者都是以精美、清秀艺术特征而著称,很好地体现了吴文化的无穷魅力和苏州人的聪慧智巧。


其中发源于唐宋时说话艺术,形成于明末清初的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是苏州乃至整个江南一张靓丽的名片,更是我国民俗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是运用苏州方言进行说唱的地方曲艺,盛行于江、浙、沪长江三角洲一带。



评话俗称大书,只说不唱,醒木一拍,讲的都是英雄侠义事;弹词又称小书,有说有唱,双人搭挡,琵笆三弦,唱尽才子佳人情。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州评弹形成了“说、噱、弹、唱、演”为主要特点的表演体系,产生了风格各异的几十个流派唱腔,积累了一大批传世书目和演出人才。


苏州评弹经历了百年岁月的考验,经久不衰。它是江南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江南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对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苏州评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评弹表演把江南水乡的清韵,苏州人民的风骨渗入到词曲丝弦的灵魂里:一柄琵琶,一把三弦,演唱时轻清柔缓、和风细雨;一桌一椅,一块响木,说书时抑扬顿挫、荡气回肠。


评弹演员在演绎故事和角色塑造上的功力是不可小觑的,他们不仅仅停留在“说书”的层面,而是进入了角色的内心世界,是在“演戏”,扮演人物,不论帝王将相、三教九流,都栩栩如生;表演说白,南腔北调,文武全能;放噱时,妙趣横生,令人捧腹。演的是英雄豪情,演的是儿女情长,演尽了人世悲欢离合。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清初的著名评弹艺人王周士就以单档一人起十多门角色而著称。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苏州城里无意间听到王周士说书,被他抑扬顿挫的讲述所迷倒,连听数十回,越听越有瘾,最后还招王周士进京,后来因他御前说书有功,破例赐七品顶戴。这样的传说故事正是评弹魅力的外相证明。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评弹很早就有自己的行业协会,1776年成立了光裕社。这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到十九世纪中叶,评弹进入上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并一举成为观众数仅次于电影的大曲种。那时,江南地区有几百家书场、电台从早到晚播放的绝大部分是评弹节目,从业人数达到上千人,评弹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消遣方式。


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多方因素影响,演员纷纷转行,团体解散,书场改舞厅,评弹艺术进入了低谷。


而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家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评弹又迎来了生机,出现了新的希望,苏州评弹的春天又来了。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在苏州,社会各阶层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和评弹艺术的发展,形成了“校、团、馆、场、节”五位一体的模式,即苏州评弹学校、各级评弹团、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大小书场、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全方位发力,普及、传承、宣传、发扬、创新评弹艺术。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平江路是苏州评弹艺术的根据地之一。这里有专业演员的舞台:各类书场;有业余爱好者的秀场:伏羲会馆;还有专门的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 



旧时,茶馆和书场在苏州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二三十年代,只有20万左右人口的苏州,茶馆连书场却超过150家,仅临顿路上就有四海楼、金谷等7家书场,均是生意兴隆,听客满座。


如今苏州市区约有60来家书场,光平江路上大大小小的书场就有10多家,既有平江书苑、清语堂这样的小巧雅致之处,也有翰尔园、琵琶语如此大名远扬之所;既有聆韵社这样的连锁经营,也有伏羲会馆那样的独此一家。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平江路上的书场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经营,如百花齐放,各领风骚。这些日常书场,主要都以传统的的著名曲目为主,如《杜十娘》《赏中秋》等,也会为迁就外地游客用普通话演唱诗词歌曲,如《枫桥夜泊》《太湖美》等等。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在重点展示评弹历史发展全貌和名家流派表演特色的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体现评弹艺术的历史演出场景和行业习俗,对评弹的普及宣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独特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办馆方式,成立评弹艺术工作室,到学校和幼儿园去免费开班,推广评弹的说表、唱腔、表演。在100多所大中小学校普及了评弹知识。




传统戏曲的传承是需要演员和观众两个方面的同时进行的,而评弹博物馆内,作为“江南小剧场”中唯一以个人为主打IP的演出,《小良·评弹》的亮相是袁小良老师多年为此努力的成果展示。


不同于传统的书场、茶馆的评弹演出,《小良·评弹》以多样化的演出形式、诙谐有趣的叙事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据袁老师介绍,《小良·评弹》除了演绎经典选段以外,还会将吴语融入流行歌曲中。他认为,这样听众既可以感受到传统评弹的艺术,也能体会到吴语的魅力,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接受评弹艺术。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与苏州评弹传统演出的固定背景板和“一桌两椅”不同,此次舞台布置会配合灯光发生变化,整体感觉传统又不失现代,不会给人一成不变的感觉。舞台上还为听众准备了字幕屏,即便是听不懂方言的听众也能理解内容,而不仅仅是感受文化氛围。


坚持将评弹的魂和创新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坚持在大学生中传承评弹艺术,袁老师坚信只有打动了年轻人,让年轻人看到好的传统艺术,才能够真正做到传承。


评弹美醉平江,诉不尽的江南柔情

平江路上苏州评弹多种多样形式的出现,是这门传统地方曲艺勃勃生机的体现,是吴文化健康成长的象征。


文字:项筱倩

图片:米嘉嘉